招生热线
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武术学校技击的要素(二)
来源: | 作者:admin | 发布时间: 2021-05-09 | 132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  武术技击,激烈而多变,要想掌握格斗的主动权,有效地制服对手,必须在速度、力量、耐力、灵敏、柔韧、技术、战术、心理、方位、战、机等10个方面下功夫。上一篇咱们讲了武术技击的要素中的速度、力量、耐力、柔韧、灵敏与技术,下面接着讲武术学校技击接下来的内容。

武术学校
  
  防守反击是进攻的另一种形式:根据双方攻防时间的差异,又有“回击”、“迎击”、“反击”三种技术。回击,是先防后攻。防守技术主要用于破坏对方进攻,包括直接防守和间接防守两种形式。直接防守又分制根防守、迎裆防守、格击防守三种。制根防守指对方向我进攻时,不防其用手击我的着力点,而是制其出击肢体的根节部,使其劲力传不出去,攻势无法展开,而达到防守的目的。迎裆防守,是对方刚发起攻击时,速度较慢,肌肉处于不便发力的情况下,我可逆其攻击方向,迎面硬档其攻势,使对方不能形成有效的攻击动作而达到防守的目的。格击防守,是防守中最常用的技术。此法是在对方攻击即将触及目标时,我用手臂以及身体各部分格击对方攻击的肢梢,使其偏离攻击方向而达到防守的目的。攻击和防守是一对矛盾,相辅相成。攻击是为了克敌制胜,达到最彻底地保护自己的目的;防守是为了保护自己,积蓄攻击的力量,等待攻击的时机。有攻有守方为搏斗。因此,在技击实战中攻时不能忽视防,要考虑到进攻失利时的防守;防时不能被动挨打,要注意创造还击条件,由防守转变为进攻。这就是平常所说的“攻中有防,防中寓攻”。
  
  心理:心理因素,是指在技击实战中,一系列心理反应和诸行为的表现。我们知道,昂扬的斗志、振奋的情绪,可以提高技击者的反应速度和知觉的敏锐性,战术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效性,以及技术工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,可以使身体发挥出巨大的潜能。相反,胆怯、恐惧、过度紧张、激动、情绪消极等,会使技击者动作反应能力下降,准确性和协调性大受影响,战术思维贫乏,总之,使其技术水平不能充分得到发挥。
  
  方位:方位又叫距离感,是指在进攻和防守,对于对手离开自己远近的正确度量。这种距离是随着双方的进退闪跃而时刻变化着的,它直接影响着进攻和防守实际效果,是技击法中不可忽视的技术要素。在技击实战中,双方之间距离远一点点,就不能击中对手;而距离近一点点,又不利于出招发力。因此,要不断调整和对手之间的距离,抢占有利于自己进攻和防守的方位。
  
  战机:战机,既有利于攻击对手时机。它包括有效地攻防距离,可击的空虚部位,不能击中对方而对方来不及防守时间差等。一般通过心理战术、假动作佯攻等方法去创造战机,引起对方错觉,造成对方错误判断;我则趁其失误或趁其来不及作出新的防守反应,“攻其不备,出其不意”,击中或制服对手。
  
  战术:战术是指战胜对手而采取的计策方法。其作用就是把已经获得的身体素质、技术技能,在实战中进行综合应用。目的是通过斗智斗勇,不断地破坏对方的进攻,同时不断的伺机攻击对手,并力争“制人而不制于人”。实现战术的目的,必须掌握战术原则、战术形式和发挥战术的作用。这是运用战术的基础,其掌握的程度,直接影响战术的质量和效果。因此在技击实战中首先必须有良好的战术意识,就是在复杂多变的格斗中,认真观察和分析情况,随机应变,快速准确的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。战术意识通过行动的预见性、判断的准确性、攻防的主动性、技术的目的性、动作的隐蔽性、配合的一致性,以及灵活运用的灵活性等诸多方面反映出来。
  
  在双方实力相当时,谁能正确而灵活的运用战术,谁就能掌握技击格斗的主动权,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。在一定的条件下,如果战术运用得当,还可以以弱胜强,以小制大。因此,在技击实战中,掌握和运用好战术,是很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