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热线
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杂技艺术学校的技法创新
来源: | 作者:admin | 发布时间: 2021-04-19 | 134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 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。杂技艺术这一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艺术,在继承丰富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,不断展现出新的时代气息和艺术风采,积累了宝贵的艺术经验。抓基础,立本启新。技巧艺术的本体,包括技法、道具、造型三个要素。从传统的以炫技为中心向以技法为核心、结合其它姐妹艺术、内涵丰富的综合艺术新模式发展,现代杂技走向舞台,离不开杂技三要素的创新与创造。

杂技艺术
  
  技能就是技巧的核心。从50年代开始,传统杂技逐渐改变了粗陋简陋的表演形式,逐渐走向高雅、艺术。80年代以来,杂技艺术尊重艺术发展规律,在“技”方面大胆创新,力求独具特色。
  
  除技法创新外,杂技道具也有了质的飞跃。道具在其它艺术门类中往往只是舞美的一部分,杂技道具直接关系到技法的表现,道具的研发和制作直接关系到杂技的创新高度。
  
  值得注意的是,杂技艺术的“核心”是“技巧”,抓住“技巧”的创新才是根本,才能推动杂技艺术的创新发展。近几年来,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,杂技演员开始追求高超的舞蹈效果。
  
  由技法提升到道具创作创新,使以惊艳惊艳为特点的杂技造型更加艺术化,舞台表现也更有审美情趣。中国杂技之花之所以能长盛不衰,就是由于一代杂技表演艺术家不懈努力地追求探索,在技法难度、道具研发和造型艺术化上勇攀高峰。
  
  守正出新,荟萃传统,开新境。不要忘记本来就能开拓未来,善于继承更能创新。近几年来,杂技在展现高超技艺的同时,也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将本体技法与诗词、曲艺、舞蹈、戏曲、音乐、书画、武术等传统艺术融为一体,“以古人之道,开古人之方”。将传统艺术元素融入到杂技中,既是杂技人在追求高难度技术之后对表现形式的艺术化的自觉回归,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艺术形式间天然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所致。
  
  中国杂技艺术家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,也放眼世界。
  
  杂技艺术本体论技巧是以杂技的本体论技巧为中心,充分利用和借鉴姐妹艺术形式进行的创造性创新。事实表明,遵循杂技艺术发展的规律,既要继承传统,又要不拘一格,既要吸收外来文化,又要力求本土化,是杂技艺术创新的强大动力。
  
  技法融汇于意,杂技成剧,创出新局面。文学艺术创作是观念与手段的结合,是内容与形式的深度创新,是各种艺术要素与技术要素的整合,是胸怀与创意的对接。
  
  近几年来,杂技节目及杂技剧的发展趋势,主要是在“技”与“戏”之间寻求结合点,借鉴舞蹈、戏剧等姐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法,通过音乐、舞美等多种舞台元素的结合,实现艺术的综合创新。
  
  目前,在题材上,杂技剧主要分为两类。第一,地域文化的主题。从地域文化入手,将杂技表演中的“百鸟朝凤”、“中山梦”、“山岩之阳”、“桥头之家”等杂技技法进行包装,表现出对地域历史文化的思考。此类杂技作品多以地方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创作材料,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和独特的地域风情,杂技手法精湛,为故事创造出惊险浪漫的传奇色彩。
  
  第二类是革命历史和战争主题。这种杂技戏现在很受欢迎。这种题材创作巧妙地融合了杂技技法,善于营造紧张、激烈的战斗气氛。
  
  杂技艺术创造从来不是凭空臆想,闭门造车,而是基于对本真和借鉴外来的创造性转化,创造性发展,是厚积薄发的另辟蹊径的创新再造。期盼杂技这一古老的艺术宝藏,在杂技人的不懈努力下,不断创造新的辉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