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热线
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杂技所用道具的起源
来源: | 作者:admin | 发布时间: 2020-12-20 | 155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  杂技,除了调动人体内在潜力之外,最大的特点是耍弄器物。最初,采集、狩猎生活中的奔跑、攀缘、翻滚、承力等技能,是出自人类的本能活动,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这些技能也逐渐成为有目的、有意识的活动。这样一来,人类活动中所熟练操纵的工具和生活用具就成为人们耍弄的对象。
  杂技
  原始的狩猎工具发展而成杂技的项目,至今尚有踪迹可寻者不少。如杂技艺术中的钢叉、投枪、五虎棍等,就是由人类使用过的石块和树枝、棍棒、叉、锤等工具演化而来;杂技中弹、射、投、掷的技艺,是人类操纵弓箭的结果;用以捕获野兽的以石球制作的“流星索”,应是今日杂技中流星锤和水流星的滥觞。
  
  人类的狩猎生活,伴随着人类诞生而开始。原始人为了生存,必须不断地同自然界作艰苦的斗争,通过采集、狩猎等各种生产形式,获取生产资料和各种生活必需品。在采集、狩猎过程中,原始人为了采摘果实、追逐野兽,不辞艰辛,跋山涉水、纵跳腾挪、使棍投石。这些活动不仅使人的大脑和肌体日趋健全,亦使爬、越、翻滚、纵蹿、承力等杂技技术得以发展,那些高明的猎手,也就成为最初掌握类似杂技技术的人。
  
  大约距今一万年前,原始人发明了农业种植和畜牧,进入了以定居为主的生活。人类开始从岩洞、树丛中走出来,到沃土边去造屋,不再迁徙无常。这样,生活来源有了基本保证,给表演艺术的形成创造了条件。家畜的出现,是农业定居之后随着畜牧生活的兴旺而开始的。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许多遗址中,考古工作者均发现了不少马、猪、羊、牛、狗等家畜的骨骸,而这些饲养动物的出现,对杂技来说,意义尤为重大。从捕获到畜养,从驯养到训练,使之用于娱乐,那是最初的动物戏。
  
  农业劳动的普及,使得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,人们的游戏活动逐渐丰富并形成传统习惯。在四川、湖北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,曾发现许多烧制的圆陶球。这些陶球,一般直径在3厘米左右,空心,球面多分割成若干对称、均等的三角形或扇形,线条连接交点,有小圆孔。这种制作精美的圆球,有的空心内有沙粒,摇动时沙沙作响,是表现手技之最佳用品。反映出早在五六千年以前,我国的江南地区就出现了手技技巧。
  
  经过小编的讲解,大家应该都明白了有关于对杂技的新认识,希望大家都可以明白,想要了解的更多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