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热线
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杂技动作的产生小知识
来源: | 作者:admin | 发布时间: 2020-12-22 | 185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  杂技艺术的动作、技巧、素材,大量地产生于人类的生产、生活中,但由生活素材到表演艺术尚有一个发展、提炼过程。这样一来,原始宗教活动中的种种祭礼仪式就成了这一发展过程的重要温床,而从事宗教活动的那些巫、觋、史、祝等则对原始艺术,包括杂技艺术的形成起了推进作用。
  杂技
  在这些宗教活动中,最突出的是图腾崇拜。图腾是氏族的标志,又是狂热的巫术活动之象征。图腾崇拜给杂技艺术的最大影响是为“乔装动物”戏提供了原型。每当岁尾,人们便行动起来,驱逐各种恶鬼,并以追赶互斗等表演动作进行。
  
  在这些形式中,既有化装为黄金四目之熊形天神的驱鬼方相氏,也有化装为疫鬼的魑魅魍魉和死虎、穷奇等害人恶兽。在驱傩过程中,必有模拟野兽的动作出现,这即是类似假面和乔装的表演。这种活动由远古发展到后来,其娱乐的成分越多,表演的技艺也越丰富,杂技在其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,走高跷、耍钢叉等项目常见于后来的傩舞队伍中。
  
  人类发展的历史,常常伴随着战争。在原始群居时期,主要是人类同野兽的斗争。到了氏族公社阶段,出现了部落,各部落间的利害冲突,有时就使用武力解决。为了争夺生存空间、祭祀牺牲或为了复仇就出现了战争。原始部落的战争,在我国历史上最主要的有两次:一是西北部炎、黄部落联盟与东南方以蚩尤为代表的东夷部落之间的斗争;二是炎、黄部落之间的互相斗争。
  
  这两次战争历时很久,从积极方面说,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,推动了社会进步;对原始的杂技活动而言,这些战争促进了兵器的进步和武技的发展,杂技活动中耍弄兵器的诸多项目,如飞叉、舞剑、举刀、拉弓、承枪、剑器等的发生、发展,都与原始战争对兵器和武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分不开。
  
  特别是后世出现的所谓“五兵角抵”项目,更是出于人们对黄帝战蚩尤的追忆和纪念,因而又称为“蚩尤戏”。这种“蚩尤戏”的基本动作为“以角抵人”,亦即用头抵人,如继而发生以头触地的动作,就会导致两手触地,呈三角形支点,最后出现两足腾空的动作。这即古代所称之“鼎立”,也就是“倒立”。“倒立”是杂技基础动作中最为主要的部分,可见“蚩尤戏”对倒立一类杂技动作的产生提供了条件。
  
  通过小编的讲解,大家都听明白了吗?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杂技的小知识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站。